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两项全国团体标准并于2022年8月5日起正式实施
日前,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2022年第6号(总第 20 号)公告,批准发布《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指南》(T/ACEF 035—2022)(以下简称指南)、《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技术规程》(T/ACEF 036—2022)(以下简称指南)两项全国团体标准,标准为首次发布,自2022年8月5日起正式实施。标准文本已经发布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www.ttbz.org.cn),并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据标准发布会上,多位院士和权威专家表示,这两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效填补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设施效果评价、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领域的标准空白,带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行业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提高精细化治理水平,对涉VOCs排放企业污染治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规范市场秩序、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指南》是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华环保联合会VOCs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33家企事业单位历时22个月编写而成。
《指南》规定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效果评价的总则、评价要求、评价方法、评价报告。适用于采用回收(吸附、吸收、冷凝、膜分离等)、销毁(催化燃烧、热力燃烧、生物降解、等离子体破坏、光催化氧化等)及其组合技术处理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工业企业末端治理效果评价,其他类似技术可参照执行。同时适用于企业的自我评价、也可用于第二方或第三方的评价,也适用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效果评价工作。
指南解读:
《指南》的发布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贯彻《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十七部门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直接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在加强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方面的积极作用,规范环保市场秩序、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现就《指南》有关问题进行以下解读。
一、本指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本指南充分考虑不同规模工业企业、不同VOCs末端治理技术的具体情况,所以从指标设计更全面,比如在治理效率里不仅考虑了处理效率,还增加了出口浓度指标,能比较客观合理的体现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效果。
二、围绕实现PM2.5与O3协同控制治理,本指南是否能在协同控制中发挥作用?
挥发性有机物作为二次有机气溶胶和O3的共同前体物,对于PM2.5与O3协同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指南不仅可以在减排工作中进一步夯实VOCs减排,同时从一个环境的角度,规避其他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三、在当前大气环境改善形势下,本指南是否有利于十四五VOCs减排目标的实现?
本指南充分考虑不同规模工业企业、不同VOCs末端治理技术的具体情况,所以从指标设计更全面,比如在治理效率里不仅考虑了处理效率,还增加了出口浓度指标,能比较客观合理的体现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效果。这个指南可以讲在落实和实现“十四五”VOCs减排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目前单从VOCs治理技术来讲不存在好坏之分,只有技术和工业企业VOCs废气排放特征是否匹配、是否合适的差别。这个指南正是从这点出发,不仅可以告诉某个工业企业选用的VOCs治理技术是否好,而且好在哪里都可以量化来评价;那么同样对于不好的,到底不好在哪里都能给出明确答案,对于推动市场良性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四、本指南在量化评分和评价结果等方面,有哪些考虑?
本指南以“从更全面的角度量化体现技术用在企业主体上是否合适”为宗旨,如设立包含去除效率、能源消耗、运行效率、经济性能、副产物、安全性在内的六项一级评价指标,以及出口浓度、综合能耗、副产物性质等11项二级评价指标。相关评价结果有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两项。“这个技术到底好不好,看综合评价;这个技术在企业应用后,哪里好、哪里不好,可以看单项评价。”
五、本指南是以对工业企业VOCs治理效果为评价对象,是否考虑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影响?
碳达峰碳中和在我国目前阶段非常重要的,我们这个指南也同步考虑了减污降碳协同的问题。具体可以体现在量化评分时,一把火烧掉的技术得分并不是很高,因为能耗高,还产生了温室气体等。
六、本指南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我们希望本指南能够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量化评价的抓手,让政府、企业都能客观理性看待VOCs综合治理效果,把减排效果做得更扎实、更持续,让老百姓的蓝天幸福感更强。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文本链接:
http://www.ttbz.org.cn/StandardManage/Detail/6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