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性炭吸脱附-催化焚烧系统的性能要求
1、预处理单元
a. 对含有酸、碱腐蚀性气体的废气可选用吸收方式进行预处理,处理后废气进行脱水除湿后进入吸附装置。
b. 预处理过滤箱结构设计合理,避免门板、折流板及挡板缝隙 较大造成气流短路,宜采用胶条或结构腴密封,不得使未经过滤气体进入后续吸附工艺;多层过滤材料应按照过滤等级高低随 气体流动方向由低到髙布置,各层过滤材料应间隔一定距离布置, 最后一级应选用高于F7等级的高效过滤材料,过滤后尾气中颗粒物舎量<lmg/m3。过滤装置两端应装压差计,终阻力一般为初阻力的1.5・2倍,当压差表显示超标或表面可见附着物过多时,应更换或清理过滤装置,并完善台账记录,妥善处理废吸附材料类。
2、活性炭(蜂窝)吸附单元
a. 蜂窝活性炭层表观流速宜<1.2m/s。
b. 吸附装置设计的总压力损失宜<600Pa。
c. 蜂窝活性炭碘值≥650 mg/g的,比表面积应不低于750m2/g。
d. 蜂窝状活性炭的横向强度不应<0.3MPa,纵向强度不应低于 0.8MPa。
e. 蜂窝活性炭填充量与每小时处理废气量体积之比应< 1:5000,每1万Nm³/h废气处理蜂窝活性炭吸附截面积宜< 2.3㎡。
F. 活性炭层穿透厚度宜>500mm。
3、活性炭(颗粒)吸附单元
a. 吸附单元吸附废气表观流速宜控制在0.2m/s-0.6m/s。
b. 吸附单元的压力损失宜<2500Pa。
c. 每台颗粒活性炭吸附箱体(罐体)气体流量范围宜选择<
20000m3/h。
d. 颗粒活性炭宜选择柱状活性炭,Φ≤5mm,碘值≥800mg/g。
e. 活性炭填充量与每小时处理废气量体积之比宜< 1:7000,每 1万Nm/h废气处理颗粒活性炭吸附截面积宜<4.6m2。
f. 采用热空气脱附时,脱附空气温度宜控制不高于120C。
g.活性炭层穿透厚度宜>400mm。
4、催化焚烧炉单元
a. 催化燃烧设备应具有保温措施,保证设备表面温度不高于60℃,并设置高温警示标识。
b. 催化剂应有质检部门出具的合格证明。
c. 使用温度不低于300℃,不宜超过450℃,并能承受900℃短期高温冲击。
d. 设计空速>10000h,但不应>40000h .
e. 使用贵金属(钳、钮等)催化剂时活性组分的含量≥0.1%;使用金属氧化物(铜、铬、猛等)催化剂时活性组含量≥5%。
f. 正常工况下,催化剂使用寿命<8500h。
g. 催化燃烧设备宜具有换热功能,换热效率不宜低于50%o